今天我们来说说大城,廊坊最南端的一个县。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中心城市,廊坊近年来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机会。额,你可以说经济、可以说交通,当然也可以说房价......但是,在京津冀一体化的红利之下,有这么一个县却经常被人有意无意的遗忘,几乎成了廊坊最没有存在感的县,甚至在交通红利中最容易推行的公共交通,都和它沾不上一点边儿。廊坊下辖的两区、六县、两市、一个开发区中,唯一没有开通直通北京公交线路的,只有大城。虽然,这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。
廊坊地图
大城县,位于河北省中东部,廊坊最南端,东北毗邻天津,东南部和西部与沧州接壤,距天津70公里,北京公里。大城现辖8镇、2乡、1区、1处,个行政村,总面积平方公里,人口48万,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,河北省确定的“三沿县”、“环都市经济圈”县。不过,我们今天要说的,仅限于大城的前生今世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城的历史沿袭。
大城区域位置
大城最早出现历史舞台上的名字,为春秋时齐国北部的边城——徐州,建于齐威王二年(公元前年)。不过,它读作shū,不读xú。徐州之意为此地地域广袤平坦,其气宽舒,秉性安徐。此城地处齐、燕、赵之间,也就是《史记》典故“齐魏论宝”中的“徐州”。战国燕昭王廿八年(公元前)年燕乐毅伐齐,徐州归燕,依然取地域广袤、宽舒安徐之意改名平舒。赵孝成王十九年(公元前年),燕赵两国互换边城,平舒该属赵国。
战国时的平舒
平舒在秦代的时候,隶属巨鹿郡武桓县,西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年),设东平舒县,隶属幽州渤海郡。至于为什么要叫“东平舒”,额,因为在它的西边,代郡还有一个平舒。
秦时的大城区属
西汉时的大城区属
东汉永元二年(公元90年),东平舒改属河间国。三国魏时(公元年)置章武郡治,属冀州。西晋武帝泰始元年(公元年)改置章武国,领东平舒(今大城县)、文安(今文安东北)、章武(今黄骅西南)、束州(今河间东)四县。十六国前燕建熙元年(公元年)改为郡,领辖东平舒、文安、章武、束州、西章武五县,东平舒仍为郡治。北魏道武帝登国二年(公元年),终于把“东”去掉了,改为平舒,仍为郡治,属瀛州。
东汉
三国
西晋
东晋十六国
北魏
隋文帝开皇三年(公元年)改州、郡、县三级制为州、县两级,废章武郡,西章武县并入平舒县仍属瀛州。开皇十六年(公元年),平舒属景州。大业元年(公元年)罢州改郡,平舒县改属河间郡。大业末年,曾析平舒、文安两县接壤之地置丰利县。
隋时平舒区属
唐高祖武德元年(公元年)罢河间郡,复置瀛州,平舒仍属瀛州。武德四年(公元年)置景州,平舒县属景州。贞观元年(公元年)废景州,平舒重属瀛州。五代后晋天福元年(公元年),平舒县划入辽。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年)平舒收复,改称大城县,属霸州(据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平舒县周显德六年割隶霸州,改名大城县)。其改名意与雄州(今雄县)、霸州两州相同,旨在取威烈之义,以彰武功,显示城墙坚固。
大城县志
唐时平舒
第一次出现大城
大城县北宋属河北东路霸州,元属中书省霸州。明代及清代初,大城县隶属北平府(公元年北平府改称顺天府)霸州。清雍正六年(公元年)直隶于顺天府。
元朝时大城区属
明朝及清初
清朝
中华民国时期先后隶属直隶省津海道、河北省(年改直隶为河北)。年七七事变后,日本侵略军占领华北,民国大城县政府流亡。年3月,日本侵略者扶植的伪大城县政府成立。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,隶属冀中行署,先后归第三、第八、第九专区管辖。年7月大城县解放,日伪县政府撤离县境。大城县抗日民主政府迁驻县城,改称大城县民主政府。
年京兆直隶图节选
年8月1日,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成立。大城县划人天津专区(年11月至年12月改称天津地区)。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大城县民主政府改称大城县人民政府。年10月,大城县政区被撤销,年初重新恢复大城县建制。年1月1日后属河北省廊坊地区管辖。年3月,廊坊地区改称廊坊市,大城县隶属至今。
年河北省分县地图节选
历史上大城县的辖区变化较大。自清代至年,大城县地域是从西南向东北沿子牙河一线的狭长地带。县境北临文安、霸县,南接河间,西连任丘,东毗青县、静海。北起辛章(现属霸州市),南至于远头村,长70多公里;西起小会罗村,东至王镇店(现属青县),宽25公里,幅员平方公里。共有个行政村。
年前大城的大致辖区
自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,大城辖区几经变化。年9月,大城县境域调整为东至傅庄子,西到冯远庄,南至于远头,北至马六郎。境内东西宽36.1公里,南北长43.8公里。年5月,青县第五区郭交河乡所辖8个村划归大城。年10月,大城、文安、任丘三县合并为任丘县。大城县辖地分别并入任丘县与静海县:子牙河以西并人任丘县,以东并入静海县。年5月,任丘与文安分县,原大城子牙河西村庄划归文安县。年3月,恢复大城县建制。共辖个行政村,总面积.7平方公里。
前面我们说了,后周世宗柴荣收复三关,改平舒为大城县,此时,大城中的“大”读“dài”。不但大城,大城县周边的大尚屯等地的“大”均读“dài”。周同学曾经看过f凤凰卫视对于张学良将军的专访,张将军在节目中也曾提过自己的老家是“dài城县”。但是,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dài”这个读音在大城人的口中消失了,现在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,均已读大城为“dà”城。现在大城的年轻人早已忘记了自己家乡的原名,这个名字只存在于少数五十岁上的人口中和现代汉语词典里了。不过,地名这个东西,一般都会遵循约定俗成、历史沿革、群众认可等原则,也许再过几年,dài城也将消失在字典之中。
在线新华字典
好了,放几张大城80、90年代的老照片来结束吧。
呵呵
新风桥
东阜草摩配基地
平舒市场
大城本地通
新闻爆料.同城活动.论坛发帖.吃喝玩乐
综合来源:廊坊坊间
爆料
招商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