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SiteName}
首页
任丘简介
任丘文化
任丘新闻
任丘要闻
任丘资讯
任丘饮食

重走百年大党初心之路vol7l

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wh/130904/4250101.html

分享者

法学院刘欢

来到位于任丘市裕华西路的烈士陵园,一进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“牛氏三杰”烈士纪念塔。烈士纪念塔共三层,高15米,底层有16根红柱。这高高的烈士塔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,更显得肃穆庄重。塔的正门雕刻着“英雄史迹如松柏常青,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”的巨幅对联。塔内高大的汉白玉石碑正面镌刻着“牛氏三杰光荣不朽”的题词。两侧碑记载着牛氏兄弟的英雄事迹。

牛氏三杰纪念碑

点击下方图片

点亮本期地图

“牛氏三杰”是人们对牛文良、牛文仓、牛文常三位革命烈士的尊称。牛文良、牛文常二人是胞兄弟,与牛文仓是堂兄弟。三兄弟都是任丘市天宫村(今三杰村)人,当年组织学生、农民开展爱国运动,毁家纾难,舍身忘死闹革命,在家中建立了任丘第一个党支部。他们都是中共河北省保属特委领导成员,在任丘-年的革命战争中英勇作战,年2月同时牺牲,为抗日救国运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。

年,为纪念为革命献身的牛氏三兄弟,天宫村更名为三杰村。

牛氏三兄弟

牛文良、牛文仓在保定上学期间先后参加中国共产党,并积极参加保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。年,正在保定志存中学上学的牛文良接到上级指示,联合进步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,号召人们严惩卖国贼,团结起来,一致抗日。学校为此将他除名。他离开学校后,化名牛九霄继续参加革命活动。暴动失败后,牛文良到天津开展地下工作。年,牛文良被几个特务抓住。押送途中,他机智脱险。随后他到北平以英语补习班教师的身份开展革命工作。

年5月至7月,中共河北省委机关和北平市委组织连遭破坏,牛文良被捕入狱。面对软硬兼施的审讯,牛文良坚贞不屈,未暴露身份。不久,在社会舆论压力下,当局将他释放。牛文良又到上海、武汉做联络员工作。后来他又化名赵玉山,去塞北打入二十九军内部做兵运工作。

牛文仓回乡后,积极开展群众工作,秘密发展党的组织。在他的引领下,妻子孙大焕、姐姐牛文英、堂弟牛文常以及家里的长工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在家乡,牛文仓、牛文常开展“打富济贫”的秋收运动。夏粮欠收,农民没有口粮,牛文仓和牛文常把贫苦农民组织起来,先带头割自己家地里的庄稼,然后转向其他富户。农民高兴地说:“有了共产党,吃饭不愁粮。”

年2月20日,牛家三兄弟和战友们在高阳县孟仲峰村召开军委扩大会议,由于叛徒告密,被任丘、高阳、安新三县的保安团包围。经过激烈的战斗,牛文良受重伤被俘,牺牲时仅27岁。牛文仓在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,时年25岁。牛文常冲出包围后,遭地主武装拦截,他毫不畏惧,重伤之后仍与敌人顽强搏斗。在战斗到仅剩一颗子弹时,他高呼:“共产党是杀不绝的。”而后自击头部牺牲。时年18岁。

牛氏三杰纪念塔

为纪念牛氏三兄弟,年4月,中共北方局机关刊物《火线》发表文章,题为“纪念我们英勇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——牛氏三兄弟”;新中国成立后,任丘县人民委员会在县城西北角修建了牛氏三杰烈士塔,塔内树立一幢汉白玉碑,刻有“牛氏三杰光荣不朽”的大字及牛氏三兄弟的光辉事迹;年,县政府决定把烈士的故乡天宫村改名为“三杰村”。

参考文献:

[1]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,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.英雄河北[M].河北人民出版社,.

[2]刘冬梅,杜利.以物见证“牛氏三杰”[J].文物春秋,(04):77-80.

[3]赵金娥,郑有才.牛氏三杰[J].档案天地,(04):42-43.

征稿通知

“重走百年大党初心之路”是校团委实践部联合TMS协会在建党一百周年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,鼓励清华同学依托TMS协会“固本计划”开展党史理论学习,分享学习、实践过程中的红色历史故事,重温百年大党的初心之路。

供稿:法学院刘欢

图源:沧州日报沧州市人民政府网阳旭东

编辑:徐慈淳

廖雨歆

责编:田璇

坤福贤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renqiushizx.com/rqjj/7146.html

推荐文章
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热点文章
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