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参“一味丹参功同四物”,常量凉血活血,大剂量可以治疗失眠。
郁金3~10g,有疏肝解郁止痛的作用,用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变所致的肝区痛、泌尿系疾患引起的肾区痛、妇科血瘀痛经等。10~15g有行气利胆的作用,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,能升高血清蛋白,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,增进病人食欲。30~60g有较好的排石作用,可用于治疗各种结石。本品入气分以行气解郁,入血分以凉血破瘀,善治肝胆,善行下焦。
炙甘草1~2g有调和药性的作用,5~lOg温肾养心,30g以上有类似激素样作用;
人参的常用剂量是3~9克,当用于脱证时,其用量高达30克以上。
枳实常用量为5~10g行气开胸化痰,用治脏器下垂时可用至60~g以升阳举陷;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,大剂量使之抑制。
枳壳 3~12g,有行气宽中、除胀之功效。用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滞诸证。15~30g可用于子宫脱垂,或久泻脱肛等脏器下垂证。药理研究证实,枳壳对胃肠、子宫有兴奋作用,能使肠蠕动增强,子宫收缩。
槟榔用以消积、行气、利水,常用剂量为6~15g,而用以杀姜片虫、绦虫时,即须用到60~g。
厚朴多用则破气,少用则通阳--叶天士(我不知道少用与多用的程度到底是如何)
黄连最苦,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,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(30克是基本,配干姜以防伤胃),而治疗糖尿病酮症,每日剂量多达克,降糖迅速。
黄连、龙胆草用1~2g能健胃,增进食欲,3~6g可燥湿泻火解毒,大量则会刺激胃壁引起恶心、呕吐;龙胆草小剂使用有开胃建胃之功,大剂则清肝胆湿热效著。
半夏止呕、除湿10~15g开胃15~30g安神大于30g;小剂量6g降逆和胃,中剂量15g化痰开结,大剂量30~60g(宜用姜半夏30g,生姜30g开始使用,逐渐加量至60g)可镇静止痛。
大黄1~5g有致泻作用。其致泻成分为葡萄糖甙元,番泻叶甙A、C,主要为蒽醌衍生物。3~6g可止泻,9~15g可泻下;两许-疔毒之毒热甚盛者。二两--癫狂其脉实者--医学衷中参西录,治疗肝炎,随用药量增加而各项指标复常时间缩短,认为30g可作为常规剂量。大黄粉0.3g以下有止泻作用。其机理为大黄鞣酸的收敛作用掩盖了含量甚少的致泻成分作用。鞣质的D-儿茶精抑制大肠内细菌生成酶,阻断吲哚类的产生而止泻。
牵牛子少用可泻下通便,祛除肠中积滞,多用则峻下逐水,攻逐腹中积水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