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职业故事-
次日午休时间,王老板跟我谈了许多他的故事和家庭状况,并问了我的待遇。最后,他叫我别这么辛苦,说给我在海口买一栋别墅,每月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和其他开销。他还说每隔一段时间便飞过来看我。
”-1-
那年大专毕业后,我进入老家一家纺织厂,由于专业不对口,我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在此岗位上干不出什么成绩。
次年正月初八,我踏上了南下海南岛的打工征程。
途中,我结识了三位在日后的海南打拼生涯中对我有着直接影响的人,一位是女孩程素芳,另两位是男生刘刚和何晓东。
由于都属南下打工族,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。何晓东话虽不多,但是个机灵小伙。
不知咋的,我隐隐约约觉得他对我有意思,但我心中只是考虑到海口后如何找工作的事。想着想着,内心不禁生出几分莫名的惆怅。
从广东海安坐大轮过琼州海峡,正感风急浪大,我想是否今后的路也会如此呢?
都说工作难找,海南却好像特别钟情于我和素芳。第三天下午我们便在一家旅行社上了班,我做接待工作,素芳跑外联。
其实,这个机会只是与那些一两个月找不到工作的人比要稍好一些,待遇极其低微,元的薪水,睡在办公室地板上。
我们供职的旅行社是一位姓周的内地女老板开的,周总对我们非常严厉,心情稍不好便怪我们没做好本职工作。
白天挨了老板的骂,我们常常晚上睡在地板上共同倾诉,彼此安慰。同是天涯沦落人,我们的友谊在一步步加深。
不久后,因我的工作疏忽,周总竟然对我大发雷霆,甚至到最后说我干不好这一行,干脆去做“小姐”算了。一种无以言状的耻辱重重包围着我,直渗透到我身体的每个角落。我趴在桌上大哭了一场,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干一番自己的事业。
一次,周总接了一个8人台湾旅游小集体。因未满10人不成团队,一时难以调到合适的导游,她居然把我给顶了上去。
周总在给台湾游客做介绍时说我是导游,而暗地里补充介绍我兼做“特殊公关”。其目的很明显是让我给他挣得高额小费,这种无情的出卖是我后来才知道的。
去万泉河的途中,我和一位三十几岁的王姓男士游客坐在一起。车刚出海口不久,他便对我动手动脚。司机小金见我一副清纯且老实模样,便叫我坐到了前座,谎称方便为游客讲解沿途景观。
第二天到了三亚,由于缺乏和酒店核对房间的经验,后来我感到很奇怪的是司陪人员(导游和司机)只有一间房。很显然,我和小金互为异性,不能同住。
后来,我知道这是台湾游客搞的鬼,因为动身前周总告诉我这次出游是游客现付全部房费。
台湾游客为小金开了一间房,而不为我开,其目的就是让我陪他们过夜。这下可把我急坏了,身上的钱显然不够入住五星级酒店的客房,加上当时亚龙湾没有低档宾馆和民宿。夜黑得吓人,出租车几乎没有光顾的迹象。
等到晚上游客泡完温泉回到酒店后,我找到了小金。我不想将我的惨淡境况告诉任何人,此时他似乎成了我唯一的救命稻草。当我向他说明情况并要借钱时,他说:“我那里是双人间,如不介意你就睡另一床,免得花冤枉钱。”
很奇怪,我答应了,虽有万千不愿。
生命中有很多可以失守,皆因无奈或绝望,但也存在不可逾越的底线。把住底线,是在人前铿锵的底气。
我决定此晚独坐房中硬耗,万一出现不测,誓死不从。
哪知晚上那位王姓台湾老板一个劲地打电话来,问小金我是否在他这里。小金明确告诉他我是导游而不是“小姐”。最后,王老板还说要来小金房间看看。
小金赶快叫我爬上窗台,紧贴玻璃站着,然后将窗帘拉上遮住。那时我简直像一名逃犯,尽量屏住呼吸,不敢有半点动弹。未发现我的王老板气呼呼地摔门而去。
小金将我扶下来后,我一头倒在了床上,委屈的泪水无声地流满了枕巾。那一夜,我不敢洗澡,穿着厚厚的牛仔裤,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,好不容易捱到了天亮。
次日午休时间,王老板跟我谈了许多他的故事和家庭状况,并问了我的待遇。最后,他叫我别这么辛苦,说给我在海口买一栋别墅,每月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和其他开销。他还说每隔一段时间便飞过来看我。
我毫不迟疑地婉拒了他。我深知,某些轻而易举的所得,最后反而会将你变得轻如鸿毛。
在以后的两日游中,我依然尽心为他们做好旅游服务,回避一切该回避的事情。
最后,王老板返回海口临走时握着我的手说:“我敬佩你!这是我第一次对一个小姑娘说这样的话。”随后,她当着众人的面送我美元小费和一张名片,而给周总的仅是10美元。
-2-
不久后,周总因故回内地一段时间,整个旅行社就只好交给我和素芳打理。在他走后一个多月时间里,我们小心谨慎地完成好各项工作,不敢有半点懈怠。
周总一来,便严查账目,最后发现几十元的差额。她不分青红皂白,一口咬定问题出在我们身上。我冷静地站了起来,向周总严正声明:第一,我做导游的外快是我应得的;第二,我们没挪用社里一分钱;第三,你不信任我,我已决定辞职。
热脸贴冷屁股,若是毫无回暖的温度和姿态,可怕的孤寂和落寞便会上线,不可回望终是迫不得已。
没几天,我在另一家旅行社做计调,这份工作没有底薪,依靠当地组合散客团提成。换了一种工作环境,心理压力减少了许多,但是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似乎并没有给我减负。
在做计调的工作中,我认识了不少旅游相关人员,结交了许多酒店和内地旅行社的朋友,为我以后的单打独斗打下了基础。
不奋斗,幸福不会来敲门。
经过刘刚的介绍,我赢得了承包一家国营旅行社的机会。但是,承包需要一定的资启动资金和抵押金。正在我为投资烦恼时,追求我近一年的何晓东爽快地拿出了他炒股票的获利借给我,支援我发展事业。
我来海口第一份勉强属于自己的事业终于开始了。我在负责整个旅行社的运作外,还兼做计调和宣传,经常忙得不可开交。
不经风雨怎见彩虹,初入道的我在不断地摸着石头过河。
一年后我成立了自己的旅行社,开始为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而奋斗。为了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跑工商、税务,招聘和培训员工,广告宣传等等,我越来越觉得时间和精力不够用。
一段时间后,素芳向我提出辞职,她也准备筹办实业。我由衷地祝福她事业成功。
由于缺人手,我又得找个像素芳这样值得信赖的人。稍通旅游业的何晓东便填补了这一空缺。他处理一切内部事务,我奔忙于湖北、湖南等地联系业务。
一年来,我的业务量已呈稳定上升趋势,很快还了何晓东的钱,整个旅行社运作状况良好。我渐渐地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。我想,这样继续干下去,再过一年能在海口买上一套不小的房子。
但就在这关口,何晓东却提出不愿跟我干,说讨厌这种繁琐的工作,不如一心一意炒他的股票。也许他是觉得在女性手下做事有失男子汉脸面,也许真如他所说。我不去想那么多,只是极不情愿地满足了他的意愿。
其实,我一直在想这男人是否靠得住,但想了又能怎样?
何晓东在股票上不像以前那么风光,连连被套。他开始向我借钱,我看在朋友的份上勉强答应了。终于,他连哄带骗地先后把我买房的预备金全给弄走了,并保证本息如期偿还。
哪知,他拿了最后一笔钱就再也不见踪影了。我欲哭无泪,大病一场,逐渐地,整个旅行社资金周转不灵,业务量也小得可怜,几乎走向关门的地步。
天亦有雨天亦晴。深爱着我等了我几年的大专男友听到我的消息后,意外地出现在我面前,说不计前嫌,要陪我度过难关,一起奋斗。
未能经历深度放牧,我不打算马上转场,转场或将成为一种徒劳。
辛辛苦苦经营的事业不能就这么一蹶不振。刘刚了解我的状况后,主动表示愿意出资入股。
有了资金注入,我的旅行社开始重整旗鼓,很快就站了起来,业务也慢慢地呈良性发展态势。后来,为了扩大业务,在湖南开设办事处,由刘刚负责办事处,主要跟湖南省内旅行社联系,承接二手游客团。
起初,他总能保证资金一团一结,后来他说市场不容易做,那边旅行社提出账目一月一清、两月一清,甚至一季一结。随着团队量不断增加,我在这边垫付的资金和签单订房以及欠车队和导游的钱已有不少。当社里资金实在是滚不动时,我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我亲自去了趟湖南,得知刘刚已把近30万元中的部分外帐(我估计有8万元左右)讨了回来,而没有及时转账回海口社。当我问起这是为何,他首先是耍赖说没那么多欠款,然后说要回海口详细核对账目,并且还补充说明即使讨回了帐,也是他应得的一部分。
我一下子懵了。
金钱有时是一张掩盖虚伪与情感的屏,有时也是一把杀戮性情和道德的刀。
刘刚以前待我不错,怎么在利益面前一下变得如此模样?但我也明确地告诉他:“坚决按照以前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商定,你催回款应该汇到海口再作处理。”他始终不同意,我们俩闹翻了。
两天后,刘刚不知去向。
我开始到处催款讨账,这样的经历还是人生第一次。我天天早出晚归,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,硬是让我讨回来了近12万元。
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海口,对刘刚私吞了的那几万元款,我无力追回,因为没有一份明确的书面协议。
之后,我又先后两次飞往湖南讨账,均无分文收获。我又一次陷入了困境。我果断地宣告旅行社关门。但,我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,一定要把债务还清,而且要东山再起。
-3-
大地拥有丰富的美,不能因为某些阴影而遮挡和隐藏了她的华彩。
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,我碰到了一个让我心动的机会。一位我认识的旅行社老总说,只要我将所有业务带过去为他效力半年,便能保证我基本还清债务。
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的我,已经是能屈能伸了,再说我现在也无路可走。我又成为几年前的一位打工妹,只是多了个“副总”的头衔而已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在老总的手下,我努力学习他的从业经验,工作尽心尽力,有时也要忍辱负重都不在话下。
半年后,我的打工期结束。老总说话算话,给我兑现了他的承诺,并想继续留用我。
深冬海南,艳阳依旧。
正当面对老总的挽留我难以抉择时,好姐妹素芳来“还想不想自己单干,你有哪天有这种想法,就跟我说一声,我现在可以尽绵薄之力了。”
我喜出望外,在素芳的大力支持下,我把原来旅行社的牌子重新树了起来。通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,我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,旅行社又一次走向光明。
逆风转顺风,虽去日苦多,但毕竟转了,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。
次年,我答应了男友的求婚。
在海口的阳光椰风里,青春的激情拍打着我贲张的血脉。
-END-
文
段万义,青年作者。
/写作者、书法、摄影人,海南省作协会员,《中国旅游报》特约作者,《城市读本》及《南海网》专栏作者,作品散见于《人民日报》《读者》《上海文学》《天涯》《散文诗世界》等,入选多种权威文集并获奖。/
图
《扫黑风暴》剧照
-图书推荐-
“我故”故事练习生培养计划,详情请戳:
Aboutus
主编:鹿|本期编辑:xxn
Contactus
投稿/商务合作/咨询
推荐文章
热点文章